上涨时看什么都是利好,下跌时满眼都是利空。
“CPl转负”、“社融不及预期”、“人民币贬值压力”…在多重利空之下,A股接连重挫,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100点附近。
(资料图片)
如何看待现在的A股?政策底到市场底还有多远?凛冬时刻,基民如何应对?
如何看待现在的A股?
市场人士普遍认为,7月底重磅会议“活跃资本市场”的定调标志着A股的政策底已经出现。
而回顾A股的历史,市场底往往滞后于政策底。
政策底出现后,随着极致悲观预期扭转、政策预期逐步兑现,市场从底部开启修复。但由于基本面尚未出现显著改善的信号,加上市场共识未完全形成,在风险事件冲击下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与短暂的回调。
因此在政策底和市场底之间,是让人难受的波动和磨底。我们或许正在经历这一阶段。在这个时候,情绪的波动往往远大于实质的变化。不妨多看看积极乐观的方面,多给自己打打气。
还要磨底多久?
市场震荡下行、极致轮动带来的赚钱效应缺失,对于身处其间的每位投资者来说,确实都很难熬。我们也能难预测市场何时反转,但从目前来看,已经有不少积极信号:
1)从最新披露的经济数据看,经济内生动能或处于历史底部区域
7月社融季节性大幅回落,存量增速降至8.9%,刷新历史新低;新增社融当月值仅高于2014年7月与2016年7月。
7月进口与出口增速为-14.50%与-12.40%,分别处于自1995年有月度数据以来的5%与8.5%的分位数水平,处于历史底部区域。7月CPI与PPI同比增速分别录得-0.3%与-4.4%,处于历史最低点附近。
2)目前经济出现了大量向上的积极信号
继7月PMI数据边际持续改善后,7月PPI增速边际上相较于6月抬升1%,出现一定的见底信号。
7月CPI结束之前连续5个月的环比负增长,重新转为正增长。
7月核心CPI环比增幅是2013年以来同期最高,同比增幅也高于6月份。这背后体现了暑期出游需求旺盛、酒店餐饮等行业火热。
地产销售数据进入8月份以来,也出现一定企稳迹象,近期港口集运价格的回升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出口景气度的边际改善。
3)新一轮的政策或正在路上
7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,显示我们现在内需仍然偏弱、经济动能不强。
近一两个月可能出台的政策组合拳,重点关注“松地产、一揽子化债、活跃资本市场”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。其中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,近一两个月央行也可能再降准降息。
至暗时刻,基民如何应对?
股债均衡策略
我们常说,股债跷跷板。当市场风险偏好转移,股市、债市的相对收益便可能随之变化。回顾过去十年股债两市的表现,债市在绝大多数时间均表现出稳健增长的特点,能在权益市场出现大幅回撤时稳固收益。另一方面,债市也不乏波动时刻,彼时权益市场又能有不俗表现来支撑收益。
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在权益市场孤注一掷,从分散风险的角度,逐级增加债券资产的配置比重,将有助于降低波动,平滑收益曲线。
从过去十年不同股债配置权重的收益表现来看,满仓权益的收益固然最高,但均衡配置的收益也不差。沪深300指数在过去十年的收益为72.55%,而股债均衡的配置也能达到66.17%的收益。
而在增加债券资产打底的过程中,整体收益的波动将得到有效的控制。随着债券资产所占比重的提高,波动率呈现出逐级递减的特点。
股债搭配,投资不累。要想扛住权益市场的剧烈波动,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对于风险的偏好以及对于收益的预期,适当增配安全性更高的债券资产来平滑收益曲线。
风格均衡策略
在确认好权益及债券资产的配置权重后,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在权益资产中的具体配置。从过去的“喝酒吃药”行情,到煤炭周期股的韧性,再到TMT的强势崛起,不难发现,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下,权益市场呈现出的结构分化、风格轮动特点也愈发显著。
没有一个行业能“一涨到底”,市场行情总会在不同风格间切换。比起投资单一行业和风格,采取均衡配置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市场轮动时的收益波动。
归根结底,弱势的市场中,磨的还是心态。一要经得住市场点位的摩擦,二要跟得上结构行情的轮动。
综合以上两招要扛住市场的波动,可以从均衡配置着手,一是在股债配置上,二是在行业风格上。具体如何选择,比例如何分配,因人而异。
如果风险偏好较低,就可以提高波动较小的债券资产及风格的配置权重,来控制波动。但如果坚定看好某个行业,对于短期的波动并不那么在意,那么单一投资也未尝不可。
(文章整合自融通基金、博时基金)
标签: